西安老赵,更专业的择校顾问
当前位置:首页 » 借读

现在借读生还要交借读费吗?

西安老赵 2025-10-09 28

“王姐,听说现在借读不用交钱了?”李女士攥着手机,盯着班级群里家长发的消息,急得直搓手,

“可我托人问了,说借读费要两万……这到底咋回事?”

开学半个月,这样的对话在西安不少初中、高中家长群里反复上演——关于“借读费”的认知,很多家庭还停留在十年前的印象里。

作为在西安教育一线工作多年的老师,他常遇到家长带着焦虑来问:“现在借读到底收不收费?交多少才合规?”

今天西安赵老师就用最直白的语言,把这件事讲清楚。

一、政策红线:义务教育阶段明令禁止借读费

先划重点:​如果孩子还在上小学或初中(义务教育阶段),正规学校绝对不会收取任何名义的“借读费”!​

根据《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》和西安市教育局近年多次强调的规定,义务教育阶段实行“免试就近入学”,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费用,包括借读费、赞助费等。早在2015年,国家就已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,此后多次专项整治中,违规收取这类费用的行为会被严肃查处。

去年就有家长反映某民办初中暗示“借读需交额外费用”,经教育局核查后,不仅责令退还钱款,还对学校进行了通报批评。所以,如果有人告诉你“义务教育借读要交钱”,要么是信息过时,要么是违规操作——合规的义务教育借读,一分钱额外费用都不该有!​

二、高中阶段:借读本身不收费,但别忽略这些成本

对于高中生(非义务教育阶段),政策有所不同:​目前西安市没有明文禁止高中借读,但也没有允许学校收取“借读费”​。也就是说,学生因特殊原因(如户籍限制、家庭搬迁等)申请到其他高中借读,学校不能以“借读”为由直接收费。

但实际操作中,家长可能会遇到这些情况:

  • 学籍管理成本​:部分学校会要求家长自行承担学籍异动时的系统操作费用(通常不高,约几十元);
  • 学习资源占用​:借读生占用班级名额,个别热门学校可能会通过“自愿捐赠”等形式变相收费(这是违规的,可向教育局举报);
  • 住宿/餐饮等杂费​:如果借读学校提供住宿或餐饮服务,按实际标准缴纳即可,这部分属于正常费用,与借读本身无关。

更关键的是,​高中借读的“隐性成本”往往比钱更值得关注——比如借读学校教学进度与原校不同,可能导致跟不上;借读期间若出现学籍问题(如人籍分离),会影响高考报名;甚至部分重点高中明确拒绝接收借读生(尤其高三阶段)。

三、为什么还有“借读收费”的说法?

家长口中的“借读费”,其实大多指向两种情况:

  1. 违规操作​:个别学校或机构利用家长“想进好学校”的心理,打着“帮忙办理借读”的旗号收取高额“中介费”“关系费”(这类行为100%违规,且无法保障权益);
  2. 民办学校学费​:如果借读的是民办高中,本身学费较高(每年2万-8万不等),但这属于民办学校的正常收费范畴,与“借读费”无关——就像去民办学校借读,总不能指望它和公办学校收一样低的学费吧?

去年雁塔区教育局在答疑会上明确强调:“任何以‘借读’为名收取的费用,只要没有政策依据,都是不合法的。”

四、给家长的实用建议

  1. 先确认需求​:借读是为了解决户籍问题?还是单纯想进“更好的学校”?如果是后者,建议优先考虑提升校内成绩,而非冒险借读;
  2. 走正规流程​:无论义务教育还是高中,借读都必须通过原学校开具流出证明,向目标学校所在区县教育局申请,全程留痕;
  3. 警惕“低价陷阱”​​:声称“交钱就能搞定借读”的多半是骗局,合规借读不需要“走关系”;
  4. 算清总账​:借读可能带来的学业适应成本、学籍风险,远比省下的那点钱更重要。

教育是一场长跑,合规是底线。与其纠结“借读费”,不如多了解政策,帮孩子找到最适合的成长路径。

相关推荐

扫码关注

qrcode

联系我们

回顶部